吉安市是哪个省
江西
吉安市,古称庐陵、吉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西接湖南省,南揽罗霄山脉中段,据富饶的吉泰平原,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一,是赣文化发源地之一。
历史沿革
夏、商两代,属于扬州西境,干越。
周代,属吴、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庐陵县,属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六安市寿春县城关镇)。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秦亡,楚、汉争霸时,英布为九江王,庐陵县属九江王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颍阴侯灌婴渡江平定楚地后,析九江郡地,设立豫章郡(郡治在今南昌),郡领18县,庐陵县属豫章郡。
新始建国元年(9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郡治仍在今南昌),改庐陵县为桓亭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桓亭县复名庐陵县。
东汉初平二年(191年),析豫章郡地始设庐陵郡,庐陵县改名西昌县,县属庐陵郡(郡、县同治)。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郡治在今泰和县城西北15千米处,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旧城10县。建安四年(199年),郡治迁西昌县治(今泰和县城西1.5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地势上,属罗霄山脉中段,扼湖南、江西两省咽喉通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5°58′32″至27°57′50″,东经113°46′至115°56′之间,全市长约218千米,东西宽约208千米,总面积为25271平方千米。东邻抚州市的崇仁县、乐安县及赣州市的宁都县、兴国县,南连赣州市的赣县区、南康区、上犹县,西接湖南省的桂东县、炎陵县、茶陵县,北与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及新余市、萍乡市接壤。
地形地貌
吉安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西三面环山。境内溪流河川、水系网络酷似叶脉,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其间,将吉安市切割为东西两大部分。地势由边缘山地到赣江河谷,徐徐倾斜,逐级降低,往北东方向逐渐平坦。北为赣抚平原,中间为吉泰平原。
吉安市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岗阜台地、河谷平原、谷盆地七类,中山为海拔1000~2000米山地,面积约192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9%。低山为海拔500~1000米山地,面积约为53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17%。广泛沿吉泰盆地的四周分布,形成“盆缘”。高丘海拔为200~500米,面积约为45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86%,广泛分布在境内中部地带,多与低山相接或镶嵌。低丘为100~200米山地,面积约为705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7.89%,是境内面积最大的一种地貌类型。岗阜台地海拔为50~100米山地,岗阜台地包括低丘向河谷延伸部分的岗地和由河流流水冲积物堆积而成的洪积、冲积台地(河谷阶地)两大部分,面积约190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53%,均沿赣江及主要支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河谷平原分为干流谷地和溪流谷地两大类,面积约为438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37%。吉泰平原为吉安最大的平原,也是吉安自然条件最好,经济最发达的吉泰走廊所在地。盆谷地系指印支运动以来的继承复合性断陷盆谷地,四周为低山、高丘所包围,盆地呈园形,周围小溪汇入盆地,形成辐射状水系,面积约为1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59%。
山系
吉安市境内山体主要由两大山脉构成:赣江西部为罗霄山脉,东部为雩山山脉。罗霄山脉为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的统称,耸峙于赣湘边境,是南岭中部大庾岭的北支,整个山脉走向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其西北部和西南部盘踞着武功山和万洋山,为赣、湘两省的天然屏障;诸广山余脉则横亘于南,是吉安市与赣州的界岭;这三段山脉相互近于平行,皆成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并与其***体罗霄山脉的总走向呈微角度相交,构成边幕式叠瓦状排列。在罗霄山脉北段武功山南侧还存在罗霄山脉的一大支脉陈山。而雩山山脉的玉华山、高龙山、东固山等山体连成不规则的月牙形绵延于区境东部和东南部,从而构成境内山脉整体轮廓: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最高点是罗霄山脉南段万洋山主峰南风面,海拔2120.4米,为全省第二高峰;境内最低点在溧江汇入赣江入口处南岸的新干县刘坊一带,海拔25米。
水文
吉安市境内水系以赣江为主流,赣江在万安县涧田乡良口入境,纵贯市境中部,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市、青原、吉州、吉水、峡江、新干等县(区),在新干县三湖镇蒋家出境,境内河段长264千米,天然落差54米,干流吉安市段流域面积为26251.7平方千米,占赣江流域总面积的32.8%。
赣江主流吉安市段有众多的支流分布在其东西两岸并全部汇入赣江,构成以赣江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境内以不同级别最终汇入赣江、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小支流共733条,河流河网密度为0.4。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大支流有八条,其规模由大而小依次是禾水(是赣江中游段最大支流,从河源至小江河汇入口段称文汇江,也称琴水。流域面积9098平方千米,主河道长255千米,上、中、下游段主河道纵比降分别为0.81‰、0.648‰、0.13‰)、乌江(流域面积3922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81千米,主河道纵比降1.20‰)、泸水(流域面积3394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61千米,主河道纵比降为1.14‰)、孤江(又名芦水,古称明德水,流域面积3082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54千米,主河道纵比降0.987‰)、遂川江(流域面积2882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80千米,主河道纵比降1.96‰)、蜀水(流域面积1301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57千米,主河道纵比降2.05‰)、洲湖水(又名消河、陈山河。流域面积1103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04千米,主河道纵比降1.82‰)、牛吼江(主流六八河与其最大支流六七河在泰和湛口合流后的称谓,古称禾溪。流域面积1058平方千米,主河道长118千米,主河道纵比降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