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本
中南民族大学(Soth-CentralMinzUniversity,简写SCMZU)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为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武汉市人民***五方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始建于1951年,创建之初名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02年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历史沿革
1951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下达征调学员通知,全中南地区总数为200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靠前期学员,同年8月开始入学。
1952年11月27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
1953年,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将着手筹办的广东民族学院停办,把已集中到中南民族大学该院的干部、学员调到中南民族学院,作为中南民族学院的干部和学员。
1953年4月,广东民族学院并入中南民族学院。
1953年7月,学校教职工达130人,学员达569人;学校组织形式由院、科、组三级改为院、处、科三级组织系统。
1954年,中南行政取消后,中南民族学院改属中央教育部领导,湖北省教育厅代管。
1956年秋开学后,中南民族学院在校学生达1062人。
1958年,中南民族学院经批准开办本科教育,正式成为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对中南民族学院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学校带来了深重灾难;同年秋季,学校被迫停止招生。
1970年,学校被强令撤销,建设发展了近20年的中南民族学院被毁。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民族学院复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领导。
1981年秋,学校正式恢复招生,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1985年,中南民族学院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
1986年,学校建成全国靠前所民族学博物馆。
1990年,学校设立吴泽霖教授奖学基金,成为学校最高等级奖学金。
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同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签署共建中南民族大学共建协议。
2003年,学校成为国家民委与武汉市共建高校。
2006年,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
2008年,学校获得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同年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拉特维尔分校合办中国民族高校在外建立的靠前所孔子学院。
2010年,学校历史上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2011年,学校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
2013年,学校民族学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5年,学校成为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共建高校。
2019年7月,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2020年9月,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成立。
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0月,中南民族大学下设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21个教学院系,开办8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中南民族大学有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师中,有正副教授720余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80余人,有标准和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46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特殊津贴专家45人、标准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楚天学者22人、二级教授18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3个二级学科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