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广东属于南方广东,简称“粤”。广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的省会广州广州是历史名城,也是革命圣地,它如果不是直辖市,必然会是当之无愧的广东省会。可历史确确实实让它变成了直辖市,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哪个城市能担起广东省会的大任呢。广州从秦朝开始就是广东一带州郡的行政中心,也就是现在的省会。秦朝的时候在广东地区设了一个南海郡,辖区小的时候统管广东中部和北部,大的时候包含了广东和广西一部分,那时候的郡府管理机构都设在广州。三国时期广州属于吴国,原来叫交州,226年开始叫广州这个名字。唐朝时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正式成为府一级的城市。国民党时期把它改为广州市。如今的广州,是西江、北江、东江汇合之处,交通便利,向外辐射顺德、东莞、中山等市,还跟香港、澳美隔海相望,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不过在整个广东,除深圳外,其他城市和它的量级落差比较大,难以在功能上替代它。而深圳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迅速兴起的,在建国之初的时候,深圳和广东其他地方一样,地位与广州不能相提并论。正因为广州的不可替代性,它设为直辖市后,原来省会的机关都没有搬出广州市,而原封不动的留在了原地,这样广州实际上身兼二职,同时作为直辖市和省会机关所在地。这种设置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时,在行政区划设置上有很大弹性的空间。到了1954年,各方面稳定下来后,国家重新调整区划时,广州重新成为了省会,不再是直辖市了。广东的气候日照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降水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广东的四季特点春季(3~5月份)是过渡季节,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正因为这个时候是冷暖天气交替的变化季节,所以它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在某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便开始了,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夏季(6~8月份)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广东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各地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6~10月又是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的主要时段,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有89%以上出现在这个时段内。据1949~1998年的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7~8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登陆广东的也有3~4个,占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个数的4成。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全省的月平均气温达到28~29℃。极端的最高气温曾出现过42℃(1953年8月12日,韶关市)。广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8.7℃,出现在1953年8月12日。秋季(9~11月份)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少降水,开始进入干季。热带气旋活动的次数减少。11月份虽不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季节但仍有出现的可能,平均10年有一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在过去所登陆的5个台风中,有4个登陆在上旬,登陆地点集中在粤西(5个登陆台风,有4个登陆在台山以西)。冬季(12~2月份)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增温、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东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广州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极端的最低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1955年1月12日,梅县)。广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0℃,广东省气候概况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在广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