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靠近太阳的第几个行星

第三

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我们的地球距太阳不远也不近,这让地球不会像水星般炙热,也不至于像海王星那样严寒,而这就为地球生命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形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传统定义

历史上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阳系内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6世纪,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

望远镜被发明和万有引力被发现后,人类又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重分类为矮行星),还有为数不少的小行星。20世纪末人类在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中也发现了行星,截至2016年5月8日,人类已发现2125颗太阳系外的行星。

新定义

如何定义行星这一概念在天文学上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的小行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

从古典时代的神圣的游星演化到科学时代的实在的实体,人们对行星的认识是随着历史在不停地进化的。行星的概念已经不仅延伸到太阳系,而且还到达了其他太阳系外系统。对行星定义的内在的模糊性已经导致了不少科学争论。

营销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