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youxian.my.gov.cn)

游仙,三国故地,古绵治所,位于巴蜀腹地、涪江以东,因东汉高士李意期仙游此地而得名,该区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市主城区,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绿色产业示范区,是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是“四川黄金旅游九环线”和“川陕三国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辐员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1个经济试验区、2个街道、22个乡镇,55个社区、226个村,总人口56.83万。2017年,游仙区实现区属地区生产总值(GDP)219.54亿元、增长9.3%,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一;服务业增加值110.84亿元、增长10.9%,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二;第一产业增加值24.88亿元、增长3.9%,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64亿元、增长17.3%,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增长12.4%,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6亿元、增长9%,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349元、增长8%,增速位居县市区第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70元、增长9.2%,增速位居县市区第四。2017年游仙区入选“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全国排名第25位,全省第4位,被评为“绵阳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先进单位”。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由49位晋升到48位。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成德绵发展轴、成渝西“黄金三角”重要节点及成绵乐、绵雅资遂发展环线,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西客运专线等4条铁路和九绵、绵苍、绵西3条高速公路建成后,辖区及周边将形成至少包括5条快速铁路、9条高速公路、9条快速通道、37个通航城市在内的进出境立体大通道。全区通车里程达2235公里,正规划建设串联17个现代农业观光园的88.6公里乡村旅游环线,辖区所有乡镇已全面开通城市公交线路,基本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内联外通立体交通网络。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游仙辖区内有承载三国蜀汉文化的富乐山、唐代四大名楼之一的越王楼、全国唯一李白和杜甫合祀的李杜祠、中国唯一的“两弹一星”博物馆,有历经百年沧桑的天主教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平阳府君阙、鱼泉寺、马鞍寺、碧水寺,正致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仙海也在游仙境内。群英汇聚,科技资源富集。辖区内有国家级科研院所3家、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高等院校4所。全区人才总量突破8万人,吸引国家“万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千英百团”聚才计划等各类领军人才80余名,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省军转民技术转移基地、省级孵化器、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各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2个。“两新”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4.1%。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建设用地充足。游仙适宜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近郊沿江区域约300平方公里,石马镇、东林乡、游仙镇部分区域约78平方公里纳入集中发展区,其中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未来10年由游仙自主建设,将为游仙带来充足的发展空间,可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税收优惠。农业用地广阔。全区属中浅丘丘陵地貌,拥有耕地54.65万亩,基本农田47.73万亩,其中田26.16万亩,占比54.81%。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有38万亩以上,已流转土地14.98万亩,流转率达39.4%。未来潜力巨大。游仙属于中心城区,依托绵阳市区100余万人口优势,具备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游仙现有人口56.8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32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4.17万人),具备富集的劳动力资源。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优美。游仙全境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8天,森林覆盖率28.7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1平方米,乡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78平方米。全区水域总面积近7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2.28亿立方米,有涪江、芙蓉溪、魏柳河三条主要河流,还有大小径流13条。区内现有天星堰、惠泽堰两个中型渠堰,小型水库108座,石河堰247道,山坪塘7508座,小水池1721口,电灌站651处。全区属武引一期工程最大灌区。目前,全区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市级生态村(社区)152个,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建设技术评估。

网站基本信息

网站名称:绵阳市游仙区

网站域名:youxian.my.gov.cn

网站标题:绵阳市游仙区

网站关键词:游仙,绵阳,游仙

营销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