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www.zgsuixian.gov.cn)
这是一个在神话传说中诞生的城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戮水》记:“(赐)水源东出大紫山,分为二水,一水西迳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而烈山——即为今天的湖北随县厉山镇,这里便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周易•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记载了炎帝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的历史功绩,并以此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随县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析随县城关镇及近郊,设立县级随州市。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县级随州市。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代管改为省直辖。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行政区域为曾都区行政区域,区辖面积为6989平方公里。2009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获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立,即在现随州市曾都区(市政府所在地)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新随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83万。 辖19个镇(场),394个村(居)委会。新随县位于鄂西北,跨北纬31°19′~32°26′,东经12°43′~113°46′,北依巍峨沧桑的桐柏山,南靠奇丽俊伟的大洪山,发源于这两座山脉的“氵厥 、涢、溠、漂”四条水系纵横交织,滋润着这块地灵人杰的沃土。有着独特的区位优越,北通中原,南达荆湘,东承武汉,西走川陕。交通十分便捷,312、316两条国道,汉丹、西宁、武西(在建)三条铁路和汉十、随岳、麻竹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200-800米。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最高点为大洪山宝珠峰,海拔1055米。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是古今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随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炎帝神农诞生地和农耕文明发源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猪调出大县,享有香菇之乡、惠兰之乡之美誉,是全国最大的香菇木耳加工基地和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是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粮食生产主产高产区、畜牧强县。香菇、石材产业是湖北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随县人文历史深厚。随县古为汉东大国,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处,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英才辈出,文人荟萃。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便诞生于此。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是凝聚海内外华人感情、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重要载体,湖北省最重要的文化节庆品牌。翻开尘封的历史典籍,“随县”——这个带着浓郁古随国符号的名字,从春秋战国开始,在历史的天空里闪耀着两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以烈山为中心的古老华夏农耕文明的遗迹、遗址和文物,九龙井、日中街、神农洞、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馆、华夏大宗祠等人文景观,俯首即是。随县从西周封随国伊始,战国秦统一华夏始置随为县至今,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春秋初期随国大夫季梁,被誉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夫民,神之主也”,构成了先秦诸子百家民本思想的重要源头。隋文帝杨坚曾为“随国公”,隋朝就是以其的封地随而命名。汉东之国随为大。诗仙李白旅居随县时,曾留下“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美丽诗篇。自春秋以来,欧阳修、沈括、黄庭坚、岳飞、以及革命先辈李先念、贺龙、徐向前、陶铸等都与随县结下不解之缘。悠久的文明历史孕育着民风淳厚、民俗古朴的随地文化。融汇南腔北调的“随县花鼓和曲剧”、“义阳大鼓”、“大洪山锣鼓”,以及流传民间甚广的“打硪号子”、“九莲灯”、“采莲船”、“板凳龙”和久负盛名的“三独”歌舞(独角兽、独人轿、独杆舞)等等,已成为随地人的生命欢歌。世世代代传承至今,带有色彩明显的炎帝文化烙印。——随县区位优势明显。随县地处鄂中丘陵北部,南北交汇、承东接西。居武汉、襄阳正中,处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节点。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均在1000公里左右,距武汉约1个半小时车程。地理位置突出。汉丹、西宁、武西三条铁路,麻竹、汉十、随岳三条高速,312、316两条国道穿境而过。——随县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价值很高,南有玉龙温泉公园、林泉生态园、火山地质公园“三园”,北有七尖峰、桐柏山、鸡鸣山“三山”,中间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春赏桃兰,夏游漂流,秋品红叶,冬沐温泉。拥有炎帝故里、西游记公园、西游记漂流、明玉珍故里四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和一个省级地质公园。拜祖文化游、休闲度假游、森林探险游和乡村体验游旅游品牌全面叫响,成为旅游大县,是全省旅游强县、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县,并被纳入首批2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目前,正全力打造“一心”,以新县城为核心,以最美的理念和标准建设生态宜居新城,着力舞活圣地龙头,力争炎帝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巩固“两带”,完善随南“百里画廊”建设,推动柳林、三里岗、洪山等地山场资源变成生态景观,打造特色山水风光带;加快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扩改和淮河源湿地公园建设,打造随北片百里风光带。建设“三环”,谋划建设随北、随中、随南三条旅游环线,率先启动随中旅游环线建设,稳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重晶石、钾长石、花岗岩、大理石等58种。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华中电网和丹江口水力枢纽电网双回路供电,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迅猛发展,能够保证各类投资的用电需求;有大中型水库380余座,年有效储水量12亿立方米,构建了覆盖全县城乡的供水体系。——随县产业基础良好。粮、棉、油及林业、畜牧、水产等均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食用菌、蜜枣、油桃、银杏、茶叶、兰草、三黄鸡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农产品深加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饰、石材加工和风电等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香菇、石材产业集群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年出口创汇5亿美元左右,香菇出口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茶叶出口全省领先,成为特色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县发展平台完善。已建成1个省级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1个县级工业园和12个镇(场)特色工业园区。各工业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作为农业大县,引进集现代农业开发、高科技加工、养生休闲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通用航空、新型朝阳产业,一直是随县的强烈意愿和不渝追求。——随县创业环境优良。随县人力资源充足,总人口98.83万人,其中16-60周岁人口60多万,16-35周岁的适龄劳动力达到31万人。选择本地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0万人。随县具备完善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机制,能快速有效地为企业输送各类适用劳动力,且劳动力成本不高。随县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深入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营造了重工崇商的浓厚氛围,打造了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和安全可靠的经营环境。随县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绘就“富强随县、创新随县、绿色随县、文化随县、旅居随县”的美好建设蓝图,向建设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中国香菇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迈出铿锵步伐,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胜利。
网站基本信息
网站名称:随县
网站域名:www.zgsuixian.gov.cn
网站标题:随县
网站关键词:随县,湖北,随县